(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上海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认可度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使用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上海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于今年内突破了100万辆,截至5月底已达到了112.82万辆,位居全球城市第一。而与之相伴的是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需求的飞速增长。记者从国网上海电力获悉,今年一季度,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55%,3月份,全市充换电抄表电量创单月历史新高,达1.7亿千瓦时。
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离不开充换电设施网络的加速完善。上海通过政企同向发力、多方合作共赢的模式,积极打造便捷、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充换电网络建设样板。
“我们开辟绿色服务窗口,线上线下多渠道受理充电设施报装,助力上海新能源汽车的车桩比全国领先。”据国网上海电力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吴丹介绍,该公司近年来已累计建成各类充电站点855座,充电设施超过12000台,形成以快充为主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高速服务区全覆盖的城际快充网络。但随着充电设施数量的激增,布点选址资源相对紧张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此,政府部门积极倡导和推动公共空间结合建设模式,最大化挖掘空间资源价值。
近期,位于上海长宁区古北家乐福超市的88台公共充电桩开始送电,可同时满足168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成为上海首个设立在商超楼顶的公共充电站。而在寸土寸金的静安区襄阳北路一侧,上海首批投运的道路停车位充电桩也已运行9个多月,累计充电量达3.07万千瓦时。目前,上海市共建有19个道路共享充电桩,总容量达493千瓦。
除了空间资源外,电力通道和容量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同样制约着充电桩网络的建设。以长宁区新泾五村为例,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共有居民超3400人、机动车300多辆,其中,新能源汽车40余辆,不仅停车难,充电更难。
为此,属地的市区供电公司积极协调居委会、物业等多个部门,经过反复的设计勘察和方案验证,最终选择在小区“生境公园”的外墙上新建6个交流电充电桩。这样不仅大大节省地面空间,实现了“螺蛳壳里做道场”,还取到了离小区变电箱的最短直线距离,从而将施工开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6台充电桩平均一天可供48辆车充电,基本能满足小区内部需求。”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营销部项目专职王青华说,这些共享电桩还能实现智能有序充电,自动调节输出功率,优先保障居民用电,优先使用夜间低谷电。
“现在小区居民不用去周边商场找充电桩了,下班回家停在楼下就能充电。”新泾五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冯冰清说,相比商用充电桩每千瓦时电一元多,小区充电峰时段才九毛多,谷时段只要六毛多,又方便又实惠。
据悉,今年6月起,上海正式实施由政府颁布的《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今后,随着居民小区充电条件预留、自建和公建桩建设管理得到全面系统的规范和引导,上海将会有更多像新泾五村这样的充电示范小区涌现。国网上海电力表示,下一步,在已累计建成35个充电示范小区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完成60余个小区充电站点的建设,并为1万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送电,持续做好全市充电设施供电服务保障。(经济日报 李治国 李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