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阿吼舅舅”托举彝族孩子教育梦
时间:2025-04-16 16:21:25来源:中国新闻网
“随着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很多通过教育走出大山的彝族孩子,又回到了家乡。”15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阿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来到村中幼儿园,了解幼儿园“免费午餐”的执行情况。在王小兵看来,彝族孩子用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他们也正用知识改变这片祖辈世代居住的土地。

阿吼村幼儿园操场被阳光温柔笼罩,操场一侧的教室传出欢快的彝语歌声,教室外一条宽敞的白色硬化路联通着村里一栋栋小楼房,也联通着大山外的世界……

2025年2月,王小兵在阿吼村给孩子发放学习用品。受访者供图

村里有了第一座幼儿园

舅舅是彝族对最尊敬的亲人的称呼。王小兵的彝族名字为阿苏伍格。作为驻村8年、拥有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不仅见证了阿吼村的点滴之变,也成为彝族孩子亲切呼喊的“阿吼舅舅”。

“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是共产党让凉山‘一步跨千年’,帮彝族摆脱穷苦。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也希望能为人民服务。”谈及任阿吼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初衷,王小兵感慨道。

在家人的支持下,王小兵来到阿吼村,从此与这座大凉山深处的村庄结下不解之缘。

阿吼村的村民分散居住在20多平方公里的山头沟壑。为了解阿吼村的具体情况,王小兵走遍了全村每个角落。

“只有走到村民的家里,才能走进村民的心里。”经过详细调查,王小兵决定从教育入手改变阿吼村。王小兵回忆,当时阿吼村没有自己的幼儿园,只有一位老师在土坯房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学生三年级以后就要去镇上的中心校读书。

王小兵说,阿吼村的孩子从小说彝语,到了小学阶段因为语言问题,学习非常吃力。有了幼儿园,孩子们不仅能在学前学会普通话,还能在学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进而改变一座村庄。

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阿吼村有了第一座自己的幼儿园。村里孩子不仅在幼儿园学习普通话,也学习彝族的历史文化、音乐舞蹈。同时阿吼村还用特殊党费设立了“奖学金”,为孩子发放学习用品、卫生用品。

阿吼村“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阿吼村“三村合并”,村庄面积、人口数量增加3倍以上,但同时也出现了28人疑似辍学的情况。

“这28人并非原来阿吼村的孩子,但既然并入了阿吼村,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王小兵回忆,得知有28人疑似辍学后,村里的工作人员立刻分组进行调查,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开展劝返工作。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回到校园后,村中工作人员每个月都会定期家访,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村民吉觉阿牛木在丈夫去世后,一个人独自拉扯着3个孩子艰难度日。为减轻家庭负担,吉觉阿牛木的大儿子小学毕业后,想在家务农,把宝贵的上学机会留给弟弟妹妹。

得知此事后,王小兵立刻去了吉觉阿牛木家。“我告诉她,有困难一定要给村里说,孩子必须要读书。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生活费、学费我来解决。”王小兵将提前准备好的2000元钱放在了吉觉阿牛木手中,并帮吉觉阿牛木的大儿子联系了县里的学校读书。

从此,吉觉阿牛木一家被王小兵列为了重点帮扶对象。王小兵帮助吉觉阿牛木争取了公益性岗位,并用特殊党费为吉觉阿牛木申请了耕牛。后来,只要王小兵一走进吉觉阿牛木家,吉觉阿牛木的小女儿就会用彝语大声打招呼——“舅舅来了”。

“听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叫我舅舅,内心十分感动,这说明村民们把我当做了一家人。”王小兵说,大家团结起来心往一处使,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8年走出9名大学生

吉觉阿牛木的大儿子毕业后学会了挖掘机技术,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阿吼村的村民对教育越发重视。近年来,还有不少村民将孩子送到喜德县读书。

为了帮阿吼村的孩子解决“学习中的烦恼”,王小兵联系了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和国网凉山公司的博士党员志愿者,与阿吼村的初高中生进行结对帮扶,解决阿吼村孩子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并在高考后提供志愿填报服务。

2018年,王小兵(右一)在博立尔古(左一)家家访。 受访者供图

在王小兵驻村前,阿吼村只在很多年前出过一位大学生。而最近8年,阿吼村走出了9名大学生,包括村里第一位女大学生博立尔古。博立尔古大学毕业后回到凉山州,成为德昌县人民医院一位白衣天使。

王小兵说,村里的大学生有的成为程序员在沿海大城市工作,也有的毕业后回到凉山建设家乡。“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也给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教育带来的‘双向奔赴’会让凉山的明天更美好。”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3月北京CPI环比、同比降幅均收窄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生活指南
  • 深交所:围绕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4月11日,深交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邀请各界专家

  • 中超第三轮“边看球、边畅饮” 青岛啤酒解锁绿茵场边的双重狂欢

    马莱莱的那粒进球太漂亮了,锁定胜局的一脚!球迷王先生端起手中的

  • 乡村旅游开启花式精彩

    当前,游客的赏花需求已从单纯的拍照打卡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TCL李东生:敢于投资未来才有未来

    今年以来,民营经济话题备受舆论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次提及

  • “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澎湃热“雪”焕发产业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第九届亚冬会2月10日进入了开幕式后的第三个比赛日。在

  • 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开幕 共展映20部中国和东盟国家优秀电影

    12月7日,2024 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广西南宁开幕。据了解,本届

  • 江苏徐州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融合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12月5日,江苏省徐州市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对台经贸合作与文化

  • 前三季度陕西非公经济运行平稳 服务业延续恢复势头

    11月14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全省非公经济总体运行平

  • 草原明珠 醉美新源亮相《300秒看家乡》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委副书记、县

  • 2024年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专委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学委会联合论坛在厦门举行

    11月2日——3日,2024年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专委会、中国文物

  • 重庆银行积极响应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近日,重庆金融监管局联合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信易贷·渝惠融

  • 长护险试点八年 哪些人群受益?哪些短板需补齐?

    眼下,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

  • 每日精选:陕西首趟进藏快速城际班列(西安—拉萨、日喀则)成功开行

    中新网西安10月21日电(李一璠 焦键)21日上午,满载着35车食品、日

  • 即时: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九九重阳至 情暖老人心

    10月11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驻马店高新区携手古城街道在驻马店高新区

  • 精选!国家社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开题

    中新网西宁10月13日电(记者 张添福)由青海大学藏医文献研究团队承

  • 家电以旧换新便民更惠民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民生
    • “家居之都 秀美叶集” 六安市叶集区亮相《300秒看家乡》

    • 雄安:新城向“新”

    • 外媒:国际足联将审查“2030年世界杯扩军至64队”提案

    • 聚焦八大类重点消费品 浙江部署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