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厦门博士后工作:政策平台筑巢引凤 助力重点产业发展
时间:2025-06-27 16:07:06来源:中国新闻网
“厦门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待遇,包括有竞争力的工资、社会保险和住房支持等。”目前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研究基地工作的巴基斯坦籍博士后Jan Nasrullah表示,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物质条件和制度支持,使他能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研究工作,全力推进项目进展。

谈及即将在福建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Jan Nasrullah满怀期待,“这会是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并与专家和行业合作伙伴建立联系的宝贵机会。”

25日,巴基斯坦籍博士后Jan Nasrullah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研究基地工作。 薛岚 摄

25日至26日,“走进福建博士后站点”主题采访活动在厦门举办,通过采访在站博士后、观摩研发场景、介绍创新成果,展示博士后人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宣传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活动围绕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主题,聚焦生物医药与未来产业领域,走进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三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博士后工作站点,全方位呈现厦门市博士后工作的特色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款九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近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款国产九价HPV疫苗由厦门大学、翔安创新实验室夏宁邵团队与万泰生物联合研制。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透露,厦门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许多博士后参与了该疫苗的研制工作,付出了无数心血与努力。

张军认为,平台是国产疫苗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个平台涵盖了实验室、合作企业以及各地的医院、疾控中心等。“在生物医药领域,产品研发周期漫长,参与人员众多。没有运营良好且稳定的平台,很难支撑如此长时间的研究和艰苦的工作。”他强调道。

25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向参观者介绍厦门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吴冠标 摄

“选择厦门是因为这里医疗资源非常丰富,我先到厦门这边的公司工作,后来为了在科研方面寻求突破,申请加入了厦门市肿瘤中心的工作站。”来自台湾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邓逸樵介绍,厦门市肿瘤中心作为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重点单位,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特别是在放射肿瘤领域,这里能够为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资金和设备等资源,对他有较大吸引力。

邓逸樵告诉笔者,博士后出站后他倾向于留在大陆发展。“目前,大陆的发展速度更快、更稳健,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医疗器械领域,影响力和地位都正持续攀升。”

据统计,目前厦门市共有各类博士后平台121家,累计招收3232人,设站数量和博士后培养人数居福建省首位,实现了厦门市6个区域全覆盖、重点产业全覆盖,主要集中在软件信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厦门市重点产业领域。

标签:

生活指南
  • 历史规律再现!A股或迎“924”行情后第五次调整 牛市蓄势的下蹲?

    A 股自2024年9月24日 924 行情 启动以来,3400 点关口便如同多

  • 今起试行 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再增5国

    今天起,中方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

  • 深蓝汽车邓承浩:丰富产品体系,深耕海外市场,共绘品牌向上蓝图

    在前不久落幕的2025年上海车展上,深蓝汽车邓承浩就深蓝汽车的市场

  • 2025(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在大同启幕

    2025(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16日在大同古城华严寺广场开幕。本

  • 脑残粉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脑残粉?

    脑残粉是一个网络用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某个明星、偶像、事物或

  •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通过油电协同技术实现多重优势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车展

  • 2025亚足联中国女子五人制足球亚洲杯在呼和浩特开战

    2025亚足联中国女子五人制足球亚洲杯5月6日晚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山水对话”推动黄山市加强与奥地利文旅合作

    由黄山市主办的文化旅游推介会,于24日下午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奥地

  • 迎客百余日 北京民企会客厅“会”出成果几何?

    去年12月10日,北京民企会客厅在丰台区丰汇中心开门迎客。在市、区

  • 深交所:围绕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4月11日,深交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邀请各界专家

  • 中超第三轮“边看球、边畅饮” 青岛啤酒解锁绿茵场边的双重狂欢

    马莱莱的那粒进球太漂亮了,锁定胜局的一脚!球迷王先生端起手中的

  • 乡村旅游开启花式精彩

    当前,游客的赏花需求已从单纯的拍照打卡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TCL李东生:敢于投资未来才有未来

    今年以来,民营经济话题备受舆论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次提及

  • “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澎湃热“雪”焕发产业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第九届亚冬会2月10日进入了开幕式后的第三个比赛日。在

  • 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开幕 共展映20部中国和东盟国家优秀电影

    12月7日,2024 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广西南宁开幕。据了解,本届

  • 江苏徐州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融合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12月5日,江苏省徐州市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对台经贸合作与文化

  • 民生
    • 杭温高铁、沪苏湖高铁推出13款新型票制产品

    • “家居之都 秀美叶集” 六安市叶集区亮相《300秒看家乡》

    • 雄安:新城向“新”

    • 外媒:国际足联将审查“2030年世界杯扩军至64队”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