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变革蓝图
时间:2025-06-19 10:35:20来源:人民邮电报
 1秒钟,蒙牛宁夏超级工厂的高速纸包灌装系统已经灌装了12包牛奶,所有生产数据实时上传至中央系统,实现全流程追溯;10秒钟,康师傅顶津杭州智能工厂的智能分拣系统已完成数十箱饮品的自动分拣和品质检测,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9.99%。

  从牧场到餐桌,从研发到销售,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彰显着数字化正让食品工业的生产与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和透明。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产业提质升级、筑基聚力赋能4大行动,并细化18项具体措施,为推进食品工业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成就与挑战并存

  数字赋能正当其时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答题。当前,我国食品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3.3%、72.8%,乳制品、饮料制造等部分行业龙头企业智能工厂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然而,机遇之下亦有“成长的烦恼”。消费升级推动预制食品、食品生物制造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对智慧种养、智能制造、柔性生产、产品可追溯性等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行业内部动力不足、要素供给不充分、企业间转型步伐不一,尤其中小企业在技术与资本方面面临瓶颈。只有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才能实现产业整体跃升,牢牢把握时代主动权。

  事实证明,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已成为食品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蒙牛宁夏工厂通过数字化实现“134556”高效能突破,空间利用率提升37%,包装效率提升67%,劳动生产率提高近20倍。五粮液则借助“线下设备+线上安全托管服务”云网端安全新模式,安全事件闭环率达到100%。

  技术创新引领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数字化转型通过模式创新、流程再造以及效能提升,为食品工业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兴动力提供重要支撑。

  在品种创新上,消费大数据驱动产品设计迭代,AI助力精准营养食品创制,让食品风味与品质实现智能化调控,推动大规模个性化研发定制;在品质创新上,智能调度排产与精益生产管理,依托物联网、区块链等保障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在品牌创新上,全域营销助力品牌塑造,地方特色食品加速融入全国大市场。

  科技赋能,让食品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人工智能与视觉识别、工业互联网、拉曼光谱等前沿技术深度应用于包装设备、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以拉曼光谱为例,无须前处理、耗时短、灵敏度高,检测耗时可控制在10秒以内,大幅提升了食品检测效率与精准性。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东红指出:食品加工过程的数字化通过对生产全过程信息进行数字化表征、采集与分析,极大提升了食品产业的效率和精准性。

  场景驱动应用

  多元化实践竞相涌现

  没有落地场景,技术创新就是无源之水。食品工业涉及国民经济3大类,18个中类、61个小类行业,量大面广、企业众多,既包含典型流程型工业,也包含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场景牵引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批数字化转型特色样板。山东荣成综合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柔性设计、智能制造等海洋食品产品全生命周期六大数字产业链,创建同行业唯一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福建安溪建立“卫星+”数字农业+铁观音生产智能工厂;浙江绍兴打造智能酿造与贮藏“黄酒大脑”等。

  精准施策发力

  4大行动18项措施全面部署

  因地制宜、因业精准施策是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招。《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细分领域、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地区基础,提出了差异化的转型路径。

  细分领域精准发力。乳制品制造注重生产过程标准化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酿酒行业聚焦酿造工艺数字化监控和陈酿过程管理;精制茶制造侧重茶叶品质数字化检测和个性化包装定制。

  大中小企业协同转型。推动“链式”转型发展,鼓励大企业通过订单牵引、技术指导、数据共享等方式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

  区域差异化科学布局。支持数字化基础扎实、企业集聚度高的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数字化园区,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力争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

  更为重要的是,《实施方案》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梯次实施千个数字化示范(试点)项目。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规上食品企业基本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数字产业集群。

  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承载着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责任。通过提升产品创新创造力、品牌价值塑造力、行业“食”尚引领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舌尖上的需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青海出台方案筑牢健康乡村屏障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生活指南
  • 今起试行 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再增5国

    今天起,中方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

  • 深蓝汽车邓承浩:丰富产品体系,深耕海外市场,共绘品牌向上蓝图

    在前不久落幕的2025年上海车展上,深蓝汽车邓承浩就深蓝汽车的市场

  • 2025(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在大同启幕

    2025(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16日在大同古城华严寺广场开幕。本

  • 脑残粉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脑残粉?

    脑残粉是一个网络用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某个明星、偶像、事物或

  •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通过油电协同技术实现多重优势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车展

  • 2025亚足联中国女子五人制足球亚洲杯在呼和浩特开战

    2025亚足联中国女子五人制足球亚洲杯5月6日晚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山水对话”推动黄山市加强与奥地利文旅合作

    由黄山市主办的文化旅游推介会,于24日下午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奥地

  • 迎客百余日 北京民企会客厅“会”出成果几何?

    去年12月10日,北京民企会客厅在丰台区丰汇中心开门迎客。在市、区

  • 深交所:围绕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4月11日,深交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邀请各界专家

  • 中超第三轮“边看球、边畅饮” 青岛啤酒解锁绿茵场边的双重狂欢

    马莱莱的那粒进球太漂亮了,锁定胜局的一脚!球迷王先生端起手中的

  • 乡村旅游开启花式精彩

    当前,游客的赏花需求已从单纯的拍照打卡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TCL李东生:敢于投资未来才有未来

    今年以来,民营经济话题备受舆论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次提及

  • “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澎湃热“雪”焕发产业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第九届亚冬会2月10日进入了开幕式后的第三个比赛日。在

  • 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开幕 共展映20部中国和东盟国家优秀电影

    12月7日,2024 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广西南宁开幕。据了解,本届

  • 江苏徐州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融合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12月5日,江苏省徐州市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对台经贸合作与文化

  • 前三季度陕西非公经济运行平稳 服务业延续恢复势头

    11月14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全省非公经济总体运行平

  • 民生
    • 杭温高铁、沪苏湖高铁推出13款新型票制产品

    • “家居之都 秀美叶集” 六安市叶集区亮相《300秒看家乡》

    • 雄安:新城向“新”

    • 外媒:国际足联将审查“2030年世界杯扩军至64队”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