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播:中新健康丨那些切了胃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时间:2025-06-25 17:34:09来源:中国新闻网
春天不减肥,夏季徒悲伤;浪费了春日,6月加把劲。

进入初夏,从明星到普通人,大家都想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加紧瘦身。近日,有明星公开的“日均减一斤”“辟谷节食法”“切胃手术”等减肥“秘方”引发关注,这些减重方法有用吗?“切胃手术”可以一劳永逸解决肥胖问题吗?中新健康采访了相关医生对此做出解答。

判断胖不胖?除了BMI,也要关注腰围和腰臀比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主要标准,计算方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中国成年人,BMI在18.5 kg/㎡与24kg/㎡之间为正常体重,达到24kg/㎡且低于 28kg/㎡为超重,大于或等于 28kg/㎡为肥胖。

从医学角度来说,BMI作为肥胖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更全面精准的检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减重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刘阳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介绍,中国人容易形成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脂肪较多分布在腹腔内脏,因此有些人BMI指标可能不太高,但腹腔内脏脂肪过多,导致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需要引起重视。

医生为肥胖症患者检查身体。张瑶 摄

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腰围、腰围/臀围比(WHR)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中国成年人男性、女性腰围分别大于或等于90cm、85cm,男性、女性WHR分别大于或等于0.90、0.85,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有腹部CT和磁共振成像。

快速减肥法?不适合普通人,每月减重5%更健康

“辟谷一周瘦8斤”“45天减肥成功瘦到脱相”,一些明星快速减肥的案例总能引起大家好奇,总结起来,快速减肥法的要点就是少吃、甚至不吃,这种方法是否科学?普通人可以尝试吗?

刘阳表示,快速减重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过度节食减掉的不一定是脂肪,而是伴随着大量脱水,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体内营养物质、甚至肌肉大量流失,因此不建议短时间内迅速减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推荐的减重速度是每月减掉其体重的5%左右,也就是大部分正常人每月可减重5-8斤。

他强调,普通人不要刻意突发性减肥,没有科学指导的极限节食往往会带来报复性进食,反复、大幅度的减重、复胖,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损害;而且,短时间内瘦身,在人均预期寿命七八十岁的生命长河中,从健康角度来看意义也不是特别大。

科学的减重方式是循序渐进,保持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运动方式,让体重常年保持在健康的范围之内。刘阳介绍,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运动不一定适合减重,可以到医院的运动医学科或骨科去寻求建议。

切胃手术有“奇效”?没有一劳永逸的减重方法

近日,曾创立大码女装品牌的杨天真瘦身效果明显,有网友质疑是否与她做过的“切胃手术”有关,杨天真回应称切胃手术是5年前的事情,体重下降是近半年,主要原因是经常运动,消耗大于吸收。

“切胃手术”是什么?是否能够通过手术方式来减重?多胖才能采用减重手术?做了减重手术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的方法之一,不过手术治疗有明确的适应症。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18-70 周岁年龄段中,BMI≥32.5kg/㎡人群;BMI≥27.5kg/㎡ 合并2型糖尿病人群;27.5kg/㎡≤BMI<32.5kg/㎡,内科减重无效,或者合并肥胖症相关其他疾病,内科治疗无效的人群,可考虑减重与代谢手术治疗。

刘阳介绍,如果肥胖症患者通过运动干预、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各种方法,都无法控制体重及相关并发症,并且符合手术指证,可以考虑减重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常见的减重手术方式是胃袖状切除术、胃旁路术等。

山西344斤重男子缩胃减重。范丽芳 摄

他表示,“切胃手术”的表述并不准确,减重手术并非都是简单把胃切掉,而是缩小了胃的容积,以此限制摄食量、减少营养吸收,从而达到减重的效果。一般来说,患者做完减重手术之后,体重很快就会下降,第一个月大概能减掉体重的5%-10%,第二个月之后每个月可以减掉体重的5%左右,一年之后大部分人可以减掉多余体重的70%-90%。

“实现上述减重效果,需要患者术后改善饮食结构、保持合理运动。无论是减重药物、还是手术治疗,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停药或完成手术之后,依然有可能再次发胖。没有一劳永逸的减重方法,只有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才是终身保持好身体的关键点。”刘阳最后强调。

标签:

生活指南
  • 历史规律再现!A股或迎“924”行情后第五次调整 牛市蓄势的下蹲?

    A 股自2024年9月24日 924 行情 启动以来,3400 点关口便如同多

  • 今起试行 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再增5国

    今天起,中方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

  • 深蓝汽车邓承浩:丰富产品体系,深耕海外市场,共绘品牌向上蓝图

    在前不久落幕的2025年上海车展上,深蓝汽车邓承浩就深蓝汽车的市场

  • 2025(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在大同启幕

    2025(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16日在大同古城华严寺广场开幕。本

  • 脑残粉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脑残粉?

    脑残粉是一个网络用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某个明星、偶像、事物或

  •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通过油电协同技术实现多重优势

    &emsp;&emsp;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车展

  • 2025亚足联中国女子五人制足球亚洲杯在呼和浩特开战

    2025亚足联中国女子五人制足球亚洲杯5月6日晚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山水对话”推动黄山市加强与奥地利文旅合作

    由黄山市主办的文化旅游推介会,于24日下午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奥地

  • 迎客百余日 北京民企会客厅“会”出成果几何?

    去年12月10日,北京民企会客厅在丰台区丰汇中心开门迎客。在市、区

  • 深交所:围绕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4月11日,深交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邀请各界专家

  • 中超第三轮“边看球、边畅饮” 青岛啤酒解锁绿茵场边的双重狂欢

    马莱莱的那粒进球太漂亮了,锁定胜局的一脚!球迷王先生端起手中的

  • 乡村旅游开启花式精彩

    当前,游客的赏花需求已从单纯的拍照打卡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TCL李东生:敢于投资未来才有未来

    今年以来,民营经济话题备受舆论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次提及

  • “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澎湃热“雪”焕发产业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第九届亚冬会2月10日进入了开幕式后的第三个比赛日。在

  • 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开幕 共展映20部中国和东盟国家优秀电影

    12月7日,2024 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广西南宁开幕。据了解,本届

  • 江苏徐州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融合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12月5日,江苏省徐州市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对台经贸合作与文化

  • 民生
    • 杭温高铁、沪苏湖高铁推出13款新型票制产品

    • “家居之都 秀美叶集” 六安市叶集区亮相《300秒看家乡》

    • 雄安:新城向“新”

    • 外媒:国际足联将审查“2030年世界杯扩军至64队”提案